活動資訊
主辦單位:the stigma studio 汙名工作室
閱讀書目:《城市的精神》新加坡-建國之城
主持人:蔡卓霖
與談嘉賓:郭于珂、陳敬謙
活動時間:2023/9/30下午2:00於線上舉行
活動平台:Google Meet 連結 https://meet.google.com/ksq-fqmd-aqo
活動報名:無需報名!歡迎點擊會議連結自由加入!
書目資訊:《城市的精神:何以城市認同在全球化時代如此重要》(THE SPIRIT OF CITIES:Why the Identity of a City Matters in a Global Age),作者:貝淡寧(Daniel A. Bell)、艾維納・德夏里特(Avner de-Shalit),譯者:吳萬偉,雙囍出版,2021。
《城市的精神》
「城市與藝術」專題進行的當中,我們最常思考的一種問題:「城市是一種藝術嗎?」
這看起來像是一種低俗論辯的問題,實際上很有深思的價值,而與其用單一的「是、否」去解答,我們更試圖理解的是城市環境的美學價值,如何與市民的生活實踐形成脈絡?這其中又有多少社會因素與力量在作用?這有助於我們更加透徹的理解城市的意義。
本次讀書會的選書《城市的精神》以相當平易近人的文筆敘述城市,簡單來說,我們可以將它視為作者的城市散步遊記。本書的兩位作者:貝淡寧和艾維納都是牛津大學的哲學博士,他們主要專注政治哲學與社會學等。不過,相較於比較典型的、從外部理論和客觀分析的政治社會哲學,這兩位作者的研究方式其實更貼近人類學,他們強調進入城市中生活、參與活動、交朋友和對話,並且保持開放性的態度。對我來說,這本書也表達了建築學與人類學對話的可能性。
甚麼叫做「城市的精神」?隨著20世紀全球化運動發展,許多國家必須回應各種全球政策,聯合國條約、巴黎協議、世界貿易組織經濟合作等,這些參與全球化的主要單位都是「國家」,而國家也在全球化的影響之下逐漸被同化、均質,失去了文化多樣性。例如,我們有時很難分辨歐洲那些「西方國家」的精神,在全球尺度的視角下,彼此之間到底有甚麼具體的差異。(反之,西方國家的人民也時常分不清亞洲國家的差異,台灣普遍對東南亞國家的認識也相當有限。)
反而,當我們看向城市時,往往很容易說出一座城市的特點,巴黎是個「浪漫之都」、紐約是個「世界之都」等。尤其,作者也提到國家尺度的協議和法律往往在執行上受到相當的限制,反而城市自治更容易達成其目標。在人口組成上,城市也往往比國家更容易顯現出多樣性,以及不同人們互相交流、衝突的特色。城市之間也同樣更容易建立一種相對和平的競爭關係,例如北京和上海、蒙特婁和多倫多、紐約和芝加哥等,從歷史來看我們一般不太樂意國家之間形成競爭。
作者認為,人們一般更容易對城市表達出親密的主觀情緒,例如「我愛紐約」、「台北真冷漠」這樣擬人化的印象。然而若將這種情緒投注到國家單位時,例如「美國第一」、「我愛中國」時,往往需要三思、謹慎,在政治立場上的投射會更加明顯。
如同巴黎鐵塔深植人心的符號意義,城市中的建築往往都發揮著類似的作用。紫禁城的權威震撼力記載了中國文明千年來的獨特形式、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幾乎隻手改變了這座西班牙城市的結構、而即便是常民建築的形式也都具有深刻「感動」人們的能力,像是阿姆斯特丹的傳統建築也建立了深刻的城市印象。
這些建築撼動了人們的情緒,也建構我們對城市感知的一種氣質。城市的氣質跟它的精神是無法拆散的關係,一個具有雄偉公共建築的城市和優美古老的常民建築,是截然不同的城市地景。
那麼以台灣來說,台北是個「天龍國」?台南就是「很好吃」?當然,我們並不是要把城市形容得俗氣,讀者們可能已經注意到,所謂「城市的精神」其實很多時候也包含一種偏見,甚至是錯誤印象,儘管這種印象往往是主流的。
作者強調他們對城市的主流精神保持尊重和開放的態度,他們提出相當好的舉例:
「新加坡政府宣稱它有時候需要限制某種政治權利,乍聽到這種說法時,我們會覺得可疑,……但這種權利限制對一個缺乏強烈的民族意識而又急需擺脫貧困的國家來說,或許是必要的。」(p.23)
這本書的用意並不是「這座城市就是這樣」的旅遊指南,而是去理解這種主流的城市印象是如何形成的、跟城市中的人們(包括市民和非市民)又有甚麼意義?因此我們閱讀時,保持懷疑和批判的心態是完全無誤的態度,因為我們不是去回答這些城市精神「正不正確」,而是去重新思考城市建構的要素、脈絡、目的和結果。
最後,作者提到「城市的精神」是值得鼓勵和推廣的,以一種比較樂觀的立場看待全球化,作者們期待更多本書未提及的城市們也發展出自己獨特的精神。然而他們提到,市民在缺乏基本生活物資和經濟能力時,提倡發展城市的精神是「不道德的」:
「只有在城市克服了物質匱乏之後,公眾才有義務創造或者培養一種精神。……貧窮國家的有些城市仍然非常貧窮,這意味著許多居民難以獲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這種情況下,城市很難發展團結市民的城市精神,在非常貧困的城市竭力創造一種精神似乎是不道德的。」(p.29)
作者接著提到一系列有助於推廣城市精神的要素,不過,我們不免認為這樣的傾向仍帶有一種馬斯洛需求金字塔(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式的典型社會心理學成見,似乎暗示在貧窮和痛苦的生活中,人類是沒有追求精神滿足的求生機器,城市更成為一種限制這類精神門檻的守門員(Gatekeeping)。
當然,作者從未表示他們相信這種理論,需求層次理論也早已更加深入的修飾和調整。不過,城市的精神建構與基本物質需求的關係,仍然是值得我們再深入討論的問題。
〈新加坡-建國之城〉
本書介紹了大約十座城市(台灣繁體中文版收錄了林夏如與趙哲儀筆下的台北),本次讀書會我們將聚焦在新加坡這座國家兼城市。會選擇介紹新加坡有幾項原因:
首先,迅速讀完整本書之後,我個人對新加坡這個城市印象最深,主要是因為自己曾經去過但「完全沒印象」而讓我感受到新加坡的某種獨特魅力,可能是在不瞭解其社會內涵之下很難體會到的,當然也因為我個人對東南亞地區國家的政治歷史不熟悉。
再者,新加坡同時是個「國家」也是個「城市」,這兩者在本書中的差異已經在前言說明了,而反而透過新加坡這種特殊的融合狀態,我們更容易閱讀到城市與國家之間的獨特關係。
最後,因應本期「城市與藝術」系列專題中,我們仍在進行的關於「華人社會的城市建築遺產」研究,有許多案例來自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地區,因此透過這場活動的機會更加深入認識新加坡。
新加坡在二戰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二戰被日本佔領之後如同當時亞洲的許多國家,都是深受日本帝國創傷的一段歷史。二戰結束後,新加坡透過選舉脫離英國而獨立並加入了馬來西亞聯邦,但隨後不久便因為民族差異和經濟衝突被逐出,新加坡因此被迫獨立建國,由李光耀主導的人民行動黨作為獨大政黨,至今仍是如此。
本書強調新加坡的三種主要精神:「物質福利(material well-being)」、「多元種族(multiracialism)」、「賢能政治(meritocracy)」。這同時也是人民行動黨的主要政治方針。回顧本書所下的標題「建國之城」,新加坡的城市精神顯然與政治傾向有直接關聯。
新加坡一直都是以優良的港口來建立其貿易經濟地位,而受到日軍摧殘而體無完膚的新加坡,人民因為英國在戰爭時期的落魄模樣而變得更加提倡自治權。這種情況下,卻又因為共產勢力的入侵、以及對經濟能力的需求而不得不加入馬來西亞聯邦以求穩定。
然而種族的差異和經濟政策的矛盾情況下,新加坡一開始就注定與馬來西亞聯邦產生衝突,僅僅兩年,新加坡就被逐出聯邦,新加坡再次陷入無所依靠的處境。
新加坡在被逐出馬來西亞聯邦的時期,面臨的是一種戰後全球化經濟的考驗。首先,新加坡的人口一直都是很多元的移民,但是仍以華人為主,這是造成與馬來西亞聯邦不合的主因之一。再者,儘管掌控著麻六甲海峽的關口,並且有相當優良的海港,缺乏天然物質資源的新加坡在面對全球化的運動下更顯為難。脫離聯邦而無依無助的新加坡,必須重新建國、爭取對外的國際認同、對內的民族意識,才有機會重新建立經濟地位。
這種四面楚歌的情勢下,新加坡到底是如何建立國家的?「新加坡人」的民族認同如何建構?極權統治的手段是必須的嗎?從一個被聯邦驅逐的小島,到被譽為亞洲四小龍的過程中,新加坡的城市如何改變?城市的精神是甚麼?和國家的精神一樣嗎?城市的空間和建築的形式又如何改變呢?
這些是我們讀書會將帶領讀者認識的問題,除了更加認識新加坡以外,我們也期待讀者們回望自己。在台灣,我們對極權主義的手段相當敏感,然而我們在同樣壅擠、同樣受到二戰摧殘、同樣面臨共產主義威脅的新加坡,卻看見了與台灣截然不同的城市面貌。為什麼?
台灣多數城市的規劃仍然傾向西方國家(尤其美國)的思路,然而至今台灣的城市規劃仍然相當混亂、充滿爭議。我們當然不認為新加坡的案例能夠大幅改善台灣的城市規劃思路,然而,我們希望能帶領讀者們用更多元的、更立體的角度理解城市、他的精神、以及生活其中的人們。
延伸討論:華人與東南亞社會的城市文化遺產
因應「城市與藝術」主題,我們也正在關心城市本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看法,並試圖討論城市中的文化遺產,它們如何表達感性與理性的美,城市如何成為「藝術」?城市如何透過「美」感動人們?
汙名工作室的朋友兼建築專業者,透過旅行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經驗觀察到華人社群在不同國家、城市中的不同面貌,以及這些國家和城市看待文化遺產的不同態度。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都有UNESCO認定的城市文化遺產,而台灣卻只有少數的潛力點,且規模極小、位於城市中且有繁榮日常活動的更是幾乎沒有。
這顯現了台灣在歷史上對於文化保存的態度差距,而更深刻的問題是:台灣城市的「美」是甚麼?當然,城市的美並不等於古老的文化遺產,我們也可以不需要爭取聯合國的認可,但是我們自己究竟如何看待城市的美學精神?透過旅行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經驗及研究,也許我們能在這個問題上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可能性。
而為了增進討論的深度,這次我們很高興能夠邀請到來自馬來西亞的朋友來和我們分享,他們都是主持人在台大人類學研究所的同學:
郭于珂,馬來西亞吉隆坡人,政大新聞系畢業,曾從事電視台記者工作。
陳敬謙,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馬來西亞檳城人,曾任教於巴生興華中學教導社會科學。
我們相當期待觀眾們的參與,也很期待兩位嘉賓與我們的對話,我們期許這次讀書會不只是讓觀眾們一起討論這本既日常、又富有深刻內涵的書籍,同時也期待我們對自己的城市提出反思,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下提出更多元的當代觀點。
期待與觀眾們對話!我們線上見!
活動資訊
主辦單位:the stigma studio 汙名工作室
閱讀書目:《城市的精神》新加坡-建國之城
主持人:蔡卓霖
與談嘉賓:郭于珂、陳敬謙
活動時間:2023/9/30下午2:00於線上舉行
活動平台:Google Meet 連結 https://meet.google.com/ksq-fqmd-aqo
活動報名:無需報名!歡迎點擊會議連結自由加入!
書目資訊:《城市的精神:何以城市認同在全球化時代如此重要》(THE SPIRIT OF CITIES:Why the Identity of a City Matters in a Global Age),作者:貝淡寧(Daniel A. Bell)、艾維納・德夏里特(Avner de-Shalit),譯者:吳萬偉,雙囍出版,2021。
3 則留言
Hello, its good paragraph on the topic of media
print, we all be aware of media is a wonderful source of facts.
Nice post. I used to be checking constantly this blog and
I’m impressed! Very useful info specially the last phase 🙂 I
deal with such information much. I used to be looking for this
particular info for a very long time. Thanks and good luck.
I was wondering if you ever thought of changing the layout of your blog?
Its very well written; I love what youve got to say. But maybe you could a little more in the
way of content so people could connect with it better.
Youve got an awful lot of text for only having 1 or 2 pictures.
Maybe you could space it out better?